宋朝仁宗年间,庐州出了一名大清官。他为官廉洁奉公,连流进庐州的河水都是清的。而隔河的巢州没有清官,连河水都是浑的。据传庐、巢两州交界有一条三汊河(今三河),流进巢州为浑水,流进庐州为清水,人称“清水河”。
包公在家乡庐州任职期间,有一年天不作美,遇到百年未见的干旱,庄稼夏秋无收,百姓无力交纳皇粮。包公了解民心、民情,上朝如实禀奏皇上,请求免征皇粮。为了让皇上了解灾情,包公特地从三汊河两岸挑选两样贡品,一是笔杆黄鳝,二是马蹄大小的老鳖。包公带着“笔杆黄鳝”和“马蹄鳖”,再从三河带上一名厨艺高超的厨子,亲自赴京请求免征。宋仁宗见别人送的贡品都是山珍野味,老包则送的是寒碜土产,不由感到可笑,说:“包爱卿,你怎么送这玩意来糊弄朕?” 包公乘机奏道:“庐州今年赤地千里,很多地方人都没有水喝,这样的黄鳝、老鳖就算最肥、最大的。”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进入正题:“庐州今年大旱,百姓食不裹腹,衣不遮体,纷纷外出逃荒。请皇上开恩,能否免征今年的钱粮?”宋仁宗叹口气道:“庐州真是地瘦人穷,黄鳝长得像朕的御笔一样。行,免征今年的钱粮!”包公连忙叩头谢恩。到了晌午,包公命三河的厨子到御膳房亲自掌勺,把小鳝鱼、老鳖做了两道菜献给皇上品尝。皇上吃后,觉得味道很好,连声夸奖:“好菜,好菜。”从此,“御笔黄鳝”和“马蹄踏春”这两道三河名菜在京城传开,流传至今。